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夏、商、週三代的城邑

據文獻記載,夏代統治的四百年間,都城曾多次遷徙,如陽城、陽翟、斟、帝丘、原、老丘、西河……等,但是這些遺址現均無從追索。西元1975年在河南登封告成鎮王城崗,發現毗連方形小城(每邊長度約100米)二座,其大部夯土城牆尚可辨析。在城內夯土殘基中,有數處埋葬二至七人之奠基坑,還出土了陶器及少量銅器碎片。經碳14檢測,此城建造時間距今4000±65年,相當夏代早期。有學者認為此遺址即夏代始帝禹的都邑——陽城。西元1979年在河南淮陽平糧臺,亦發現相當於夏初(測定為4130±100年)之古城。該城平面方形,每邊長185米,方位北偏東六度。夯土城牆殘高3.5米,基寬13米。城內有房基十餘處,部分建於土臺之上,部分建於平地。屋牆已普遍使用土坯磚,磚的形狀有長方形、方形及三角形多種,牆外表有的塗抹草泥。城內又發現由輪制之陶水管多節及冶煉後之銅渣。

  商代諸王亦多次遷都,已知者有西亳、傲、相、耿、邢、奄、殷等。現經發掘者有河南洛陽偃師縣屍鄉溝商城,該城北依邙山,南臨洛水,建在洛水北岸稍稍隆起的高地上。其平面大體呈南北長之矩形,面積約190萬平方米。南垣已為洛河沖毀,城內探出有城門七處。門道兩側遺有木柱洞,道下溝底鋪鱗狀石片,系城之排水溝。城內南端有周以圍牆的集中夯土臺,估計為宮室所在。再據文獻《尚書·序》說“湯始居亳”、《帝王世紀》說“蒙為北亳”、“穀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及地望,此城很可能是一世成湯所居的西亳。晚商時盤庚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西北)。該遺址東西廣6公里,南北長4公里,迄今尚未發現城牆。其宮殿位於洹水河曲之南岸,環以手工業區及民居。王室、貴族的墓葬則集中於洹水之北岸。


河南洛陽偃師二裏頭商城遺址平面示意圖。小城為早商時期,大城為晚商時期


二裏頭商城遺址內底部鋪墊了石塊的排水溝


二裏頭早期商城4號宮殿遺址


南安陽洹水南岸殷商都城遺址

  商代諸侯城可以湖北黃陂縣盤龍城為例。該城位於盤龍湖畔高地,平面呈菱形,城垣周長1100米,面積65400平方米。宮室位於城內東北高地上,民居、手工業區及墓葬均在城外。該城建造約在商代中期。

  西周初期的都城豐、鎬均位於今日陝西西安西北,早毀於西周末犬戎入侵之際。而地處河南洛陽的王城雒邑,建於武王立國之初,是為西周之東都,史稱“成周”。及東周平王東遷,乃正式奠都於此。後因年久廢棄,漢代又建河南縣城於其上,原貌遂湮沒難尋。但據《逸周書·作雒解》記載: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裏,南系於洛水,北因於郟山,以為天下之大湊。”可見成周的範圍不小。經多次考古發掘,在上述漢城外發現規模更大的東周城遺址。城內偏南有施圍垣之大夯土台基,出土了大量板瓦、筒瓦和陶水管,以及多種形式的饕餮紋、雲雷紋瓦當,當系周王宮殿與宗廟所在。城北為面積甚大之窯場及骨器、石器作坊。

  關於周代都城的確切情況,目前尚難瞭解。據《周禮·考工記》所載之周王城:“匠人營國,方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背市。”表明該城平面系對稱佈局之正方形,由通過城門可容九車並行的縱橫道路,將王城劃為相等的九區。宮殿居中,宮前左置祖廟,右建社稷。周王面南臨朝而背北為市肆。上述佈局反映了“王者居中”、“為數崇九”等王權思想和嚴謹對稱的規劃原則,對後世封建王朝帝都建設的影響極大。


《三禮圖》中的周王城圖,反映了“王者居中”和嚴謹對稱的規劃原則

  建於周初之曲阜(今山東曲阜),為魯國諸侯都城。平面大體呈矩形,面積約10平方公里。其外垣始築於西周,有城門十一處,門道寬7~15米,門外兩側建突出墩臺。宮室在城中偏東北處,有大型夯土台基多處。手工業作坊位於城內北部及中部,其間散佈民居。已發現城內大道十條,以自宮室南通向南牆東門,並延向門外之舞雩臺者為主要之幹道。

  齊都臨淄(今山東臨淄)建於西周夷王元年(西元前887年),平面為不規則之矩形,由大小二城組成。大城面積約17平方公里,已探出對外城門七處及城內道路七條,城內主要分佈手工業作坊及民居。小城在大城西南隅,面積約3平方公里,有城門五。城西北隅有大面積夯土臺,俗稱“桓公臺”,當系齊侯宮室所在。二城內均發現設計與鋪築良好的石砌下水道,最長者2800米,寬30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