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基督復活教堂

簡介
  基督復活教堂基督復活教堂,又稱「滴血教堂」、「滴血大教堂」、「聖彼得堡滴血教堂」、「聖彼得堡滴血大教堂」、「復活教堂」、「復活大教堂」、「喋血教堂」、「喋血大教堂」、「聖彼得堡喋血教堂」、「聖彼得堡喋血大教堂」、「基督喋血教堂」,以及「基督喋血大教堂」等。它是聖彼得堡為數不多的傳統式東正教堂,並作為聖彼得堡的一個主要旅遊景點。
地理位置
  衛星地圖(需要放大或下載可瀏覽)
  基督復活教堂地處北緯59°56′24.58",東經30°19′42.95",位於聖彼得堡涅瓦大街不遠處的格裡鮑耶陀夫運河旁。
教堂歷史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像公元1881年3月1日,亞歷山大二世乘著馬車準備去簽署法令,宣佈改組國家委員會,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進程。當他的馬車經過格裡博耶多夫運河河堤時,遭遇「民意黨」極端分子的暗殺。刺客投擲的第一枚炸彈炸傷了亞歷山大二世的衛兵和車伕,亞歷山大二世不顧左右勸阻,執意下車查看衛兵傷勢,結果刺客投擲的第二枚炸彈在他腳下爆炸,亞歷山大二世雙腿被炸斷,被送回到冬宮幾小時後因醫治無效而死亡。
  公元1883年,亞歷山大二世之子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了紀念父皇,在其父遇刺地點修建這座教堂。
  公元1907年,教堂主體建造完成,以莫斯科紅場上的聖瓦西裡大教堂為藍本,外觀嬌艷秀麗。
  公元1917年,俄國革命以後,教堂遭到洗劫和掠奪,其內部破壞嚴重。
  20世紀30年代,蘇聯政府關閉此教堂。
  公元1939年9月1日,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列寧格勒被德國軍隊圍困期間,引發嚴重的饑荒,基督復活教堂被用作蔬菜倉庫,因此得到了綽號「馬鈴薯上的救主」。
  公元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基督復活教堂被用作附近的一個歌劇院的倉庫。
  公元1970年7月,教堂的管理改屬聖以撒大教堂 (當時作為高利潤的博物館)。
  公元1997年8月,教堂在關閉27年後重新開放,但尚未祝聖,不作為全時間的禮拜場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