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八達嶺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全長一萬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長城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經過歷代的增補修築,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長城幾乎都是明代所建。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這裡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

  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發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八達嶺萬里長城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 1991年,在全國名勝四十佳評選中,八達嶺名列榜首。

  八達嶺長城在北京北部延慶縣境內,距離北京市70多千米. 高速公路穿山而過,從北京驅車40分鐘便可到達. 在這裡長城如巨龍一般在崇山峻嶺之間沿山脊蜿蜒曲折,烽火台和敵樓密佈。牆高7.8米,頂寬7.8米。遊人可以登城領略長城的雄偉和工程的浩大、艱巨。

  八達嶺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春秋戰國時期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擾,在此修築了長城,至今仍見殘牆,墩台遺存,其走向與今明長城大體一致。八達嶺是峰巒疊嶂的軍都山風吹草動的一個山口,明代《長安夜話》說: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可見八達嶺的地理戰略地位。明代為了加強防禦,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了長達八十餘年的修建,並將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來北方,指揮長城防務。經過八十餘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聯、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體系。 歷史上八達嶺長城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城「居庸關」,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溝」,而真正扼住關口的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裡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領,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可見當時居庸關只是一個關城,真正的長城是修建在八達嶺。八達嶺山口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時修築長城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祐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歷史回憶。

  八達嶺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建於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嘉靖、萬曆年間曾加以修葺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 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達嶺長城碗蜒於崇山峻嶺之間,依山而建,高低起伏, 曲折綿延。八達

嶺位於居庸關外口,有東、西兩座關門,東叫「居庸外鎮」,西稱「北門鎖鑰」。關城東窄西寬,長城從「北門鑰 鎖」關門城合台起依山而築,城牆高低不一,平均高約7.5米,頂寬約6米,可容五馬並馳,十人並行。該段長城的牆體是用整 齊巨大的條石鋪成,有的條石長達2米,重數百斤。內部填滿泥土和石塊,牆頂地面鋪滿方磚,十分平整。牆頂外側築有高 1.7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擊洞,內側建有宇牆。城牆每隔一段,築有一個堡壘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 叫敵摟,是守望和軍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牆台,高度與城牆 相差不多但突出牆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在制 高點上還設有煙墩,即烽火台,是古代傳遞警訊的設施。



  登上萬里長城,你可以看到腳下的長城依山就勢,蜿蜒起伏,如一條不見首尾的巨龍在綿綿山嶺上翻滾爬動,氣勢磅礡,雄偉壯觀,令人歎止。這裡的自然景觀也很有特色,春夏秋冬四時都有佳境。 最是春化鋪錦,夏綠疊雲…漫道紅衰翠減,愛丹林濃染,秋氣澄清。 更冬來莽莽雪嶺,玉龍騰春,風光盡收方寸。 望關山,無限古今情,卻不解,今古何所別。萬里長城萬里長,兩千歷史不盡言;欲要看盡數千古,長城不登好漢無。

  「不到長城非好漢」,到北京不登長城,猶如到上海不游城隍廟一樣,是不可想像的。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等在內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達嶺一覽這裡的山河秀色,您能錯過嗎?

八達嶺

  位於關溝的北口(外口),從此可南通北京,北至延慶,西達大同,東抵永寧等地。因其"路從此分",四通八達而故名。 八達嶺最高峰為海拔1000米,其嶺口兩峰夾峙,扼控交通,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古人說:"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的確如此。在古代,八達嶺歷來是保衛中原地區的戰略要地,元、明等各朝,均設重兵把守。

關城(甕城)

  八達嶺長城築有東西兩座關城,東為"居庸外鎮"城門,西為"北門鎖鑰"城門。兩門相距43.9米,甕城面積達5000平方米,處於海拔600米處。現存關城為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建築,是萬里長城中最著名的關隘之一。 "居庸外鎮"一詞,系指此處為居庸關的前哨陣地。"北門鎖鑰"一詞,典出宋朝的宰相寇准。宋遼雙方議和後,寇准就不在朝中任職,而來到大名府作鎮守。遼國使臣路過大名府見寇准於此,便詫異發問:宰相大人怎能來此?有何貴幹呢?。寇准嚴肅地對遼臣說:"朝中無事,北門鎖鑰,非鎮不可口 羅!"後來,人們便把北方的邊防重鎮,稱之為"北門鎖鑰"了。

岔道城

  在八達嶺火車站附近,有一座氣勢雄渾,建築堅固的大城堡,這就是"北門鎖鑰"關城的前哨指揮部--岔道城。據《居庸志略》載:"八達嶺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為八達嶺之藩籬"。當時設有"把總"三名,駐兵八百員,在八達嶺長城中起著十分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

古炮

  陳展於八達嶺關城內登城入口處的馬道旁,共有五尊鐵炮,為當時的先進武器之
返回列表